伴随国家医考政策变革,即《医师资格证考试资格新规定》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的颁布,医学专业硕士和医学学术硕士的培养与就业有了非常大的转变。因此,在对待医学专业考研问题上,到底该怎么样选择培养方法呢?期望每一位考生都要认真考虑,小心对待。下面中公考研过一个案例来和大伙剖析一下学硕还是专硕,到底该怎么样选择。
案例
肖同学,女,辽宁人,本科就读大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成绩中等,勉强过四级。因为其本人出身于医学世家,从小对医学常识耳濡目染,在实习期间愈加确定了自己当大夫的意愿,所以考研是其成为一名合格大夫的必经的道路。
剖析
在确定院校和专业之前,知道政策是第一步。小到院校招生计划的调整,大到行业结构的调整,能了然于胸就能确定考试报名的大方向,同时避开雷区。
肖同学出身医学世家,爸爸妈妈在其专业选择上倾向于内科方向,且期望她可以考京城名校。但笔者发现肖同学与爸爸妈妈对于国家马上要实行的专科硕士和科学硕士的培养方法的改革试行尚不知道。
2014年新医考政策的试验点是京津沪三地,临床科学硕士研究生期间只做科学研究,培养科研技能,而不会接触临床,毕业需要发表论文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同时进行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毕业需要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合格证书》。显然,期望毕业立即从医的肖同学应该选择专业硕士。
大方向已定,就能进一步依据院校和专业的特征细化考试报名目的。
在北京的四所医学院校分别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和军事医学,每一所学校都很难考,同时又各具特征:北京协和医学院是医学生的殿堂,复试时间比较晚,不利于后期做调剂的二手筹备首都医科大学非“211”和“985”,附属医院都是专科医院,虽然不及北医的知名度,但因为其地理优势,近几年的录取分数逼近北医军事医学院带军籍的研究生需要分数特别高,地方生的进步就不如其他院校了。综合各种状况,北京大学医学部是既符合肖同学期望、成功可能性相对高中一年级点的选择。
北京大学医学院2014年有22个院所招生,统招人数平均在30%左右,招生总人数714人,统招人数291人,临床医学招生总人数为463人,统招人数为196人。依据往年招生率,北医的平均报录比为3:1,北医的1、2、三院录取分数向来偏高,并且比较重视复试能力和复试方法。因此,对肖同学来讲,考试报名1、2、三院困难程度颇大。中日友好医院是北医和北中医的附属医院,实力较强,热度又明显低于1、2、三院。因此我极力推荐考试报名该院。
下面就是专业选择,定专业无外乎四个原则:合适自己、专业实力强、就业前景好、能考上,网站权重因人而异。
内科学分为内分泌、神经内科和肾内科三个方向,中日友好医院在这三个方向上实力都较强的重点,考生被录取后再选择方向。内分泌对女生而言,工作内容比较轻松,工作重压比较小,近年来考试报名较热神经内科工作前景还可以,工作内容偏向守旧治疗,考查用药水平肾内工作较轻松,待遇水平还可以。依据往年招生状况,若考取340分以上,复试不出意料之外,应能稳稳录取。
录取状况
肖同学初试分数是351分,其中,政治68分,英语71分,西医综合212分,被北京大学医学部中日友好医院内科学专业硕士录取。
规律总结
1、知道政策。
肖同学认真知道医学教育改革的最新政策,结合自己实质,选择了相对理想的专业方向。考研选择专业,也是在选择自己以后的进步方向,要准时关注所选方向未来发展趋势和政策变化。低头学习固然要紧,但也要抬头看路,知道行业动态,既要关注最新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政策,又要洞悉社会经济进步政策,与时俱进地选择专业方向。
2、适合减少我们的期望值。
肖同学虽然有考试报名北医的几个热点的医院的愿望,但考虑到我们的实质状况,还是选择了门槛低一些的医院,从而提升了成功的几率。考研不是赌博,不可以意气用事。顶级院校的顶级专业是每一个人都向往的,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冲上顶峰。当我们的期望值超出了自己能力时,就要考虑减少我们的期望值,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学校和专业,提升考研的成功率。
3、与未来的职业规划挂钩。
就诊改大形势下的医学专业来看,考生假如想继续读博士的话,选择科学学位最好,可以直博但假如想毕业后想直接参加工作,专业硕士则是很好的选择。肖同学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因此她选择毕业即可获得“四证”医学专业硕士。考生在选择读研的时候应该对将来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问一问自己硕士毕业后的目的是什么?是立志在医学方面成为泰斗,直接攻读博士,还是直接参加工作?只有明确了我们的方向,才可以做出对以后的职业生涯最有利的选择。
更多考研精华资料、实时资讯、经验推荐请加2016考研交流QQ群:324943679
也可关注官方微信号:zgkaoyan365
返回大全页请点击:考研知识:医学专业考研剖析
有关推荐
2016考研知识:获得考研信息六大渠道
考研什么专业不考数学